教會的照片

教會的照片

開拓教會的故事

我開拓教會的心得

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

開拓教會的緣起(錢篇)

1998年的時候,我和敏儀計畫先買房子然後結婚。之後我們每個禮拜一都騎車到現在的河堤社區、凹子底、和美術館一帶看房子。當時北高雄還很荒涼,但是我卻看到極大的機會。

我很興奮的告訴教會的主任牧師,我們可以到河堤開拓教會,先佔先贏。當時牧師承諾2000年來開拓新教會。但是,1999年教會經歷了一些衝突,蘇牧師夫婦離開,教會只剩我和林牧師兩個全職傳道人。2000年初,林牧師對我說,可能我們不開拓新教會了。當時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我的心卻不能滿足。

2000年四月,我向執事會提出讀神學院的計畫,並且提出辭呈,理由是要專心讀神學院。當時很多人不解,為什麼宗勳傳道去讀神學院要離開教會?實在是我的心乾渴。我必須踏上我的命定。

六月,聖經禮拜堂的林牧師夫婦,透過我的岳父來邀請我到聖經禮拜堂全職。這個教會我並不熟悉,只因我岳父的極力推薦,再加上林牧師夫婦兩次很誠懇的來家裡邀請,當時我想,就把聖經禮拜堂當做開拓的底子,來建立教會。

七月份我和敏儀去加州參加愛修園,這是神的恩典,當時敏儀已經有七個月的身孕,我們在愛修園領受聖靈極大的祝福,使我乾渴的靈獲得澆灌。回來後,我寫了一篇「為主做夢」的教會建造計畫,給林牧師夫婦看,期待他們能夠瞭解我的想法。九月正式到教會就職,十二月我就提出辭呈,因為「代誌絕對不是像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。」

2000年十月,當我提出要開拓教會的想法的時候,大概只有天使支持我。我沒有錢,,沒有人,沒有任何教會支持,要如何開始呢?而且我還發豪語要開拓兩百間。

十月底,我先在家裡開始一個開拓教會禱告會,成員就是我、敏儀、岳父岳母和育舜夫婦。當時我擬了一份「教會開拓三年發展計畫」,不過第一次禱告會就被我弄得有點僵,因為,大家會問我許多細節,而我根本無法回答。因為人們總是習慣弄清楚之後才行動,而開拓教會是搞不清楚就行動,其中的不確定性,會帶給成員極大的壓力,特別是太太。

之後我開始尋找可以一起來開拓教會的人,大部分人的反應是:
「開拓教會?那很好啊!」
「開拓教會?那很辛苦喔!」
「開拓教會?要在哪裡開拓?」
「開拓教會?是長老會還是浸信會?」

人們會覺得很驚訝,很佩服,也會給一點意見,但是沒有人願意加入開拓教會的行列。

在籌備的那段日子,我每天晚上坐在自己書房望著窗外的新莊高中和一棟又一棟的大樓,我問神,哪裡是我的應許之地?

關於開拓教會,也有人建議我先在家裡從小組做起。但是,根據我的觀察研究和理解,台灣人習慣「宗教空間」,如果是廟宇,就有廟宇的建築空間。如果是教會就要有琴、講台、十字架等等看起來像禮拜堂的空間。我觀察在高雄做小組的教會,真正做成功的實在很少。(這句話講出來會得罪很多人)

因此,我一開始就決定要租一間店面或大樓,掛起招牌,然後擇良辰吉日,開始主日聚會。只是,租房子要押金、租金,還要買椅子、冷氣、做招牌、買音響等等,初步概算沒有二十萬還真不行,如果還要裝潢,那就…….。

此外,開拓教會初期,由於人很少,奉獻也很少,傳道人恐怕沒有生活費可以領,這是很現實的事。還好當時敏儀在家扶中心上班,她的薪水使我們家不致於餓死。在加上岳父岳母的幫助,經濟上不會陷入立即的貧窮。

關於「錢」,我除了迫切禱告求神預備。另一方面,發代禱信募款,並且透過人際網絡讓大家知道我們的需要。

我認為募款是獨立開拓教會者必須具備的能力,除非你有母會或宗派支援,如果像我這種獨立開拓的,會「募款」非常重要。也許有些人認為,神的供應就是你一直在家禱告,然後時間到了就會有人寄支票來或送錢來,很多見證都是這樣寫的。但是我要告訴你事實,通常人們會為你奉獻,是因為他關心你,並且「知道」你的需要,然後聖靈感動他奉獻。所以,募款就是讓大家知道你的需要,並且提供人們可以參與的管道。

我非常感謝我岳父的妹妹,敏儀的姑姑素馨,在教會開拓她前後奉獻了一二十萬,並且借給我們120萬(其中70萬買福音車)。還有敏儀的阿姨們奉獻設備器具,再加上募得四十幾萬,使得教會第一年能夠順利開展。當時有人涼涼的說:「宗勳能開拓教會,還不是他的岳父岳母有錢,資助他。」事實是,我的岳父岳母不只有錢,還很愛我,才願意幫助我開拓教會,做牛做馬直到如今。

耶穌說:「你們當中有誰要蓋一座樓,不先坐下計算費用,能不能蓋成呢?」(路14:28)

如果你是年輕的傳道人,你有負擔開拓教會,我的建議是:

一、    有母會和宗派的支持,比獨立開拓要好。
二、    評估自己家中的經濟情況,開拓教會壓力已經很大了,不要讓你的妻小又陷入貧窮的壓力中。
三、    擬定募款計畫,盡可能動用所有的人際關係,讓大家來支持你。
四、    募款的金額至少要能使教會撐過第一年。
五、    也可以募集二手的設備,辦公桌椅、冷氣等等,來者不拒。
六、    開拓初期不要花太多的錢在空間裝潢和硬體上,要把錢花在佈道和宣傳上。
七、    傳道人要親自掌握錢的規劃和使用,有些人認為傳道人最好不要碰錢。我認為在開拓的初期,就要確立主任牧師有用錢的權柄,出納和會計只能要求憑證正確。(關於在教會內,誰管錢的問題,容以後再專文討論)
八、    教會一開始就要要求會友十一奉獻,並且教會要對外奉獻,即使錢不多也要這樣做,因為這是蒙福的屬靈原則。
九、    如果你有機會到外面去演講,千萬不要拒絕,一方面可以賺講員費,另一方面可以認識一些人。
十、    要常常寫代禱信,讓大家知道你事工的進展,並請大家持續的奉獻。

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

年輕的傳道人該如何領導教會

蔡宗勳(基督豐收教會牧師)

我二十七歲開始在教會全職,三十一歲開拓教會。
當時有一位老姊妹不客氣的對我說:「你還早啦!」
在我開拓教會的過程中,「年輕」變成我的重擔。
當我和同工有衝突的時候,我的岳母幫我緩頰時,總是說:「宗勳還年輕,請你多包容他。」
彷彿我的立場對不對不重要,只因我年輕,大家必須容忍我,而不是理解接受我的想法。
這種容忍常常是短暫的。下一次的衝突很快又會發生。

在教會開拓的初期,會友普遍比我年長。
有時人們會老氣橫秋的說:「宗勳,你還年輕,很多事情不是你講得那樣。」
或者當我慷慨激昂的講完道,也有人說:「我們老了,現在都要坐在下面聽年輕人教導。」
更慘的是,大部分的會友都叫我岳母張姊,叫我岳父黃哥,那我就比他們小一輩了,即使他們只大我兩三歲,無形中我成了晚輩。

「年輕」在教會開拓起初的三年變成我的領導障礙。
我當時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,我是基督豐收教會的主任牧師(即使當時還沒按牧),我要為教會負全責,教會必須按著我所領受的異象走,任何攔阻我的都會被我剷除。
當時我正在讀鄭成功傳,鄭成功二十七歲接收了父親鄭芝龍的部隊,當時鄭家各部隊的指揮官不是鄭成功的叔叔就是伯伯,鄭成功「年輕」威信不足,根本指揮不動軍隊。幸虧他還有「國姓爺」的封號,鄭成功用極專制和強硬的手段,將軍權完全握在自己的手中。因為他的強硬,使鄭家軍成為海上勁旅,因為他的強硬,才會錯殺施琅的父兄,更因為他的強硬,北伐南京時幾乎全軍覆沒。

當時我相信「年輕」的領導人需要立威,而且要承受「立威」所帶來的後遺症。
我開始變得兇狠,任何人如果不照我的意思做,我就會教訓他們一頓,連我的家人也不例外。同工們和家人都開始怕我,因為我兇起來的時候,真的給人很大的壓力。我甚至趕人離開我的教會,果然第三年,開始有人離開,往後每年都有人離開,如今我們教會的會友和三四年前的會友幾乎九成不同。似乎印證了約翰麥斯威爾的話:「和你一起開始的人,很少和你一起走到最後。」

其實,離開的人,對於教會開拓初期有極大的貢獻,他們奉獻金錢,承擔服事,我們也經常一起出去玩,我們看著彼此的小孩長大,只是我們現在老死不相往來,只因我用了「立威」之法。

我現在回想起來,還是沒有辦法評估自己是做對還是做錯,教會後來的確有成長,只是成長緩慢,因為進來的減掉出去的幾乎等於零。不過舊人離開的確促進教會更新,但是,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使舊人不離開,而且能夠一起被更新?

這兩年我開始檢討自己的領導風格,一方面我也即將邁入四十歲,也按牧了,教會的會友一大半都比我年輕,年長的也尊重牧師,只是還保持一點距離(立威的後遺症)。在各項事工的推動上也比較順手。只是我常想,如果重來,我該怎麼做?

如果你是年輕的傳道人,你已經開始領導一間教會,或者一樣事工,你也會和我遭遇相同的困境,我不建議你走我的路,因為那不是最好的,我的建議是:

一、你要先找一位有經驗的年長牧師做你的教練,他可以教你如何處理難纏的人際關係。以前我就是沒有教練,現在我有好幾位教練幫助我。
二、你要找到同樣牧會的傳道人做你的屬靈同伴,傳道人也需要朋友,而容我這麼說,會友不是你的朋友。
三、多接受一些聖經領導學或僕人領導相關的裝備,不要像我過去老是讀中國的帝王學,帝王是無情的,但是傳道人是有情有義的。
四、年輕的傳道人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溝通和推動事工,有時人們不是反對你的計畫,只是你沒有講清楚。
五、「年輕」的優勢就是可以撒嬌,不過這一點我實在做不到,但是我的同學,現在也是武昌教會的傳道方怡佳就做得很好,據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很會用這招。「柔性」也是一種力量。
六、改變不是革命,革命要破四舊,改變則是透過異象,激勵大家一同成長,並且不斷創造正向的經驗,使會友相信牧師的方向是對的。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說要改革,因為馬上就會使教會分成維新派和保守派,改變還沒開始,教會就分裂了。
七、用愛來領導教會,不要用立威來領導教會,肢體關係比事工重要,這是我開拓教會七年後才學會的。以前我在陸戰隊學到的是「達成任務不計代價」,但是建立教會不是這樣。
八、不要叫人小看你年輕,要用認真、品格、信心、恩膏、真理、知識、愛心來建立你的權威。
九、年輕人不要害怕領導,我還是鼓勵趁年輕的時候趕快出來開拓教會服事主,因為卓越的領袖需要時間才能培養出來。
十、年輕人要有反省能力,不要以為自己就是站在時代尖端的新潮流,其他人都是食古不化的老古董。要學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,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,要尊榮長輩,你才有機會被成全。

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

初次見面多多指較

今天是中秋節,和家人一起在教會前面的人行道烤肉,以前都是七八十人的社區大烤肉,但是去年被人勸說要減炭,大烤肉就改成愛宴聚餐,昨天也有七八十位共襄盛舉。

奇怪!今年怎麼沒聽說烤肉不環保。

其實,我也不能吃太多肉,只是手癢,練一練烤肉技術,就是這樣。

祝大家 中秋節平安